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3章劳苦功高 (第2/2页)
失陷便兵败如山倒,如丧家之⽝般仓皇逃忘的魏军,终于因此振奋了士气,同仇敌忾一致对外,据长江天险布下严密防线,站稳脚跟,拉开架势,正式与燕国形成隔江对峙的局面。 新帝元劭登位,膝下唯一的子嗣被立为太子,然而皇后之位却空悬,太子生⺟并未被册封,不噤让人浮想联翩。 世人皆猜测,原太子妃王思懿乃是王桓之之女,而王桓之却叛国投敌,故而王氏之女虽是太子正妻,但叛臣之女终不能立为皇后。弦月如钩,夜⾊如墨,虽已是初舂时节,却仍然是舂寒料峭,凉意逼人。 夜⾊笼罩下的健康行宮,虽然为了给新帝登基,宮室都已修葺一新,但毕竟跟洛阳昔⽇美轮美奂的宮殿不可同⽇而语。 新建成的九层宝塔上,月影婆娑的雕栏⽟砌前,清贵的男子一袭月⽩⾊绣云龙纹锦袍,衬着如⽟雕般清雅俊逸的面庞,却又隐隐有着君临天下的气势,正是刚刚登基的元劭。 一丝低沉绵长的喟叹从他口中溢出,仿佛饱含着満腹的深情和相思,令闻者莫不心酸。每天晚上,他都会只⾝登上九层宝塔,久久的凝视北方。突然一阵凌乱的脚步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,元劭回眸瞥了一眼来人,淡淡的问道:“何事?” 来的正是王思懿的贴⾝宮女嫣红,她跪下禀奏道:“启禀陛下,小皇子不知何故突然哭闹不休,王妃,哦不,娘娘让我来请陛下过去。”元劭不动声⾊的皱了皱眉:“孩子哭闹自然有啂娘照顾,若是⾝子不适便请太医看诊,朕过去又能有什么用?” 嫣红一听暗暗着急,还不死心想再多说几句,却被元劭冷冷的看了一眼,他的眼神很淡漠,却又含着帝王的威严,嫣红不敢再多嘴,只能默默退下。原来,洛阳陷落之⽇,王思懿很早便得到示警,因此能带着幼子及时逃出宮去,并且成功的跟元劭会合。 然而元劭却待王思懿越来越冷淡,登基后不仅没有册封她做皇后,甚至连名分都没有给她,王思懿又气愤又委屈,整⽇在宮里乱砸东西,打骂奴婢,弄得人人自危。 如今连小皇子的借口都拿出来,皇帝还是不肯去她宮里,嫣红一边往回走一边苦着脸的想,等会儿王思懿还不知要怎么闹了,也不知又有多少奴婢要遭殃了。 碍眼的宮女离开之后,从雕龙⽟柱后面施施然转出一位青⾐男子,月⾊下他的容颜潇洒疏狂,桀骜不群,正是江湖浪子石隽逸。 石隽逸翻⾝跃上汉⽩⽟的阑⼲,大咧咧的抱膝而坐,说道:“你既已登基,按祖制当同时册立皇后,否则后宮无主,天下人心也会不定安。” 元劭并不惊讶于石隽逸的出现,对于他毫无敬意的话语也不以为杵,只是淡淡的道:“我的心思难道你还不了解?在我的心中,这皇后之位,除了她,谁也不配。” 石隽逸清澈的眸中异⾊一闪,随即又黯淡下去,闷声道:“可是她如今⾝陷敌国,音讯全无,你既然已顺利登基,保护你的责任我便已尽到,我打算即刻动⾝去北燕找她。” 当⽇在洛阳皇宮中石隽逸受毓灵之托将元劭救出,一路上历经艰险排除万难,一路平安护送他,直到健康称帝,在外人眼里,石隽逸此举委实称得上忠肝义胆,劳苦功⾼,然而只有元劭和石隽逸二人明⽩,他这么做不过是江湖侠士信守承诺罢了。.\e.o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